歡迎來到印度人生。
房 間總共有六個落地窗,分別面對小巷、屋後空地,和天井。每個落地窗都有著圓弧形上緣,但窗戶本身卻是方長形,分成上下可開啟。面對小巷(有牛和垃圾,典型 瓦拉那西窄巷)與天井(家人會經過)的窗戶我極少開啟,但面對屋後空地的那兩扇窗,我幾乎一醒就打開它們(即使冷空氣立刻灌入)
但那裡有一棵樹等著我。
一顆纏滿風箏但枝繁葉茂的大樹。
我覺得這景色很美,在早晨的霧中很美,在午後的陽光下也很美,但一旦黃昏太陽消失,整個瓦拉那西又陷入寒冬低溫(現在早上八點,室內溫度是 14度),我必須掩上所有門窗。
這是一間很美的房間,躺在厚實深褐色木頭打造的雙人床上,我望著天花板梁柱被漆成藍白相錯(四根突出的樑是灰藍色,天花板則是乳白色),房間正中間的吊扇甚至有著螺旋花紋。
每扇窗前有著淡橘色的窗簾(是的,所以加上門口,我四周共有七扇落地窗簾)。我拉開它們全部,因為比較起稍微俗氣的橘色窗簾,我喜歡窗戶的灰藍色澤。
在房間右前方,有著置物櫃。如同一般印度屋內常見的,它彷彿與房子一起出生,完整只是牆壁凹凸方式改變,就形成四格左右嵌入式置物空間(啊,第八扇窗簾,一簾烙有玫瑰花紋的白蕾絲),但我沒有選擇把東西放在那裡(原因稍後說明)。
房間座北朝南,十分寬敞,因此除了這張雙人床,四周仍有一些家具。一個簡單木雕框圍著的化妝鏡,掛在左邊,右邊則是張小桌子。但當初最吸引我目光的,就是沐浴在兩扇開啟窗戶下的簡單沙發,與一張長桌。
瓦拉那西現在的每天氣候,在每天太陽能夠蒸發濃霧之前,都保持著只有五、六度左右的低溫(室外),但當太陽出來時(上午十點後),霧會慢慢散去,昨天正午出奇溫暖,氣溫回升到二十幾度,每個人都開始脫去外套與圍巾,但大霧仍無法散盡,我站在 Mishra 的頂樓餐廳,一眼理當可以看到恆河彎的尾巴,但遠方仍被模糊的白影瀰漫。
所以下午陽光恣意時,女人們都在屋頂忙曬起換洗的衣物,我想像能夠蜷曲在沙發上,溫暖、舒適、像隻貓一樣呼呼睡去(欸,怎麼又睡著了。)
哈,歡迎來到印度人生。
這是濕婆先生一家人的居住環境,濕婆先生有個嬌小可愛的太太(拉侯女士)
,和老媽媽(戴付超大超厚的老花眼鏡,當妳凝視她,就會發現那雙垂垂老矣的印度雙眼,透過凸透鏡被放大而異常炯炯有神),以及兩個小孩(姐弟,還沒說到話)。
濕 婆先生在市區經營一間沙麗店(賣給印度人的),太太和媽媽則每天忙著維持家務,濕婆先生喜好歷史,聽到我喜歡老東西、老房子,他說那也許哪天有空再帶我四 處逛逛(說畢他急忙解釋,噢,我不是導遊,這只是個人嗜好,瓦拉那西有太多歷史啦)。是的,我了解每個印度人都有創造神話的能力,並且迫不及待展現這種天 賦。
拉侯女士只會說一些英文,但我剛搬進來時,她不多久就端上一杯 Chai,她覺得我的名字很有趣。
「April.」她邊叫邊摀著嘴偷偷笑。
在印度,我已經放棄使用真正的名字,一開始是為了閃避閒雜人等的詢問,到後來,是為了讓英文不太好的人也能夠記得(Nell真的太怪了,印度人會問半天又忘記,但April不會,每個人都會記得。)
「Next, Next, Next Month.」我總是這樣介紹自己。
但他們會把 April (艾波爾)念成 Abril(阿布利爾),我常常提醒自己要記得如果有人那樣叫我。
好的,介紹完濕婆先生一家,真正要來進入印度人生了。
停電
三年前瓦拉那西就常停電,看來無論如何這個城市就是會停電,所以濕婆先生在我一住進時就仔細宣佈「09:00-14:00 , 15:00-18:00」是停電時間。十分巧妙的停電時間,在太陽出來後停電,在吃午飯時恢復短暫供電,下午則是停到太陽下山。但晚間供電是無虞的。
住在 Mishra 時幾乎全天有電,我還沒研究出來是因為他們使用發電機(沒聽到噪音),還是商業用電會分開限制。
停電對我最大的限制就是必須調配科技用品的使用。這次旅行與以前旅行最大的不同,也是擁有一個「現代化用品組」,最常需要充電的是筆記型電腦,還有 ipod touch 、相機、以及充電電池(支援手電筒及錄音筆)。
知 道停電時間時,我還挺苦惱的,但我想,就按照這種限制方式下去生活吧,之前習慣寫東西的時間是中午到傍晚(早上去散步、晚上去上網),不過現在得擔心就是 電腦沒有插頭只能撐兩小時左右,所以也許更改成早上寫(例如現在,七點~十一點,寫到沒電,然後出去吃飯、四處走走,下午回來充電一小時,繼續寫到沒電, 然後去網咖)。
洗澡水
我終於知道「一桶熱水」的來源。
昨 晚要洗澡,小兒子認真搬出裝滿水的水桶,附上一隻無敵大的電湯匙,哇哈,原來如此。我其實很可以接受只用一桶熱水洗澡的人生。不過昨晚比較麻煩的是我也不 確定要等多久,所以結果我把電湯匙拿出來時,上面的水是熱的,底下卻還是冰的(今天得研究怎麼造成熱對流呀)。所以昨晚十分匆促洗完澡,就立刻跳上床鋪。
另外,水龍頭開出來的水帶點顏色。恩,看來我不用跳恆河也有被恆河的恩澤照應到吧。
作息時間
旅行時我一向早睡早起,尤其早晨不用跟任何人擠任何東西的感覺,實在太好了。所以現在也約莫如此,九~十點躺平,六~七點醒來。在加爾各答時更早醒,但在瓦拉那西沒辦法,因為真的太冷了,就算醒了也在床上掙扎。
不過我發現濕婆先生一家的作息時間還挺特別的,他們到晚上十點都還沒睡(小朋友也還沒睡,拉侯女士在洗衣服),而早上八點左右,拉侯女士開始作家事,濕婆先生則是中午起床,到處晃晃午後才去沙麗店,直到晚上九點回來。
由於住在人家家中,所以最麻煩的就是出入時,必須經過家裏面的大門,如果門被鎖上,往往得請家人幫忙開門。不過濕婆先生有表示,平常白天大門是闔豈不鎖的,但傍晚後就會鎖了,我可以按電鈴(非常隱密的電鈴啊,我一開始根本沒注意到)。
Mishra Guest House 的三樓雙人房
View from Mishra 頂樓餐廳
View from Mishra 頂樓餐廳
View from Mishra 頂樓餐廳
Mishra 單人房
Mishra 單人房
Mishra 單人房望出去
Mishra 的天井
Mishra 的天井
坐在地上吃 Briyan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