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在沈悶了二十七個小時又十五分鐘之後,我去洗了個澡。

  不知道為什麼在大雨滂沱中,我想到倉橋直街。

  紹興的倉橋直街,而且不是靠城市廣場那頭,是沿著府山公園旁那條河道,直直穿越紹興市越城區左胸前,直到魯迅西路的那一段。

  我想到它了,並且不打算讓它隨著進入排水管沾滿青柚子氣味的洗潔劑轟隆流去。

  那天好像也是下著雨。



  到紹興的那天傍晚,下起大雨,是一種六親不認趕盡殺絕的下法,滴滴答答響聲似乎快撞破屋頂,但那改變不了什麼,畢竟從先前杭州近四十度的高溫來說,我寧可下雨,至於是否要享受這麼痛快的雨,我把相機收起來,決定痛快的只要腳上那雙涼鞋,還有叮噹漏著水的綠傘。

  在那之前,我不知道紹興有河,喔不,正確的說法是,我不知道紹興是座攀附在無數細小蔓延河道上的城市,它浮著,整座城市明明就是浮在這些無端誘人盯著發怔的碧綠上,為此我感謝在紹興城市廣場上某處的小小藝術品,在眾人以為是噴水池的噱頭下,它卻是唯一一塊以河為道的紹興地圖,

  那才是真正的紹興,一座水之都。


  紹興浮著,浮在魯迅筆下千百字串成的故事裡,隨著大時代、隨著時光流轉,發酵,如今人們來紹興尋找孔已己,尋找咸亨酒店,尋找茴香豆。但故事不會這樣單薄,來到紹興的人彷彿都裝上尋古尊文的靈鼻子,他們四處嗅聞,聞見魯迅故里,那還不夠,他們找到了蔡元培如今藏在筆飛弄深達三進的典雅住宅,他們找到紅漆斑駁的秋瑾故居,他們找到了王羲之「崇山峻嶺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..」的蘭亭。再粗俗再膚淺的遊人來到紹興,都至少會走進沈園想起那比九點檔連續劇還斷腸纏綿的釵頭鳳之戀。

  他們會走過城市廣場,穿越那維修百次牆齡百年的城門,最終走上屹立千年的府山,一眺戰國時越王勾踐曾俯覽的景色。沒錯,紹興就是這麼老,從西元前四百多年,在此勾踐建都,千百年後,城址依舊,現代紹興並沒有像其他中國城市搭上發展列車,而大肆毀壞既有的文物資產,相對的,他們選擇保存。

  保存這「小巷酒旗風,臺門飯菜香,環城河上槳聲櫓影...」


  我喜歡紹興的街名,從「倉橋直街」就可以略見一二,但這街或許知名,其實同樣泛著古意的還不只如此,著名的「西小路」就與倉橋直街南北相望,其餘如「觀音弄」、「石門檻」、「望花路」..... 都有著不似現代死板編制的街名。但令我最感興趣的,莫過依在河道邊的住戶,「謝公橋河沿 1 號」,當你彎過橋發現下邊通著可是四方八達的門沿。石板是路,河水是路,紹興市的送信使恐怕要比其他地方的郵差更精明個幾倍。

  但我想更喜歡的是,紹興決定發展它水景文人的優勢,卻沒有把每條巷弄每個水彎都鍛鍊成「二十一世紀」古蹟,相對於麗江古城、同里水鄉,紹興如此活生生被留下來,縱使城內仍是打造了幾個收門票的景點,但慶幸的是他們把氣味與歷史留下了。

  這是為什麼我喜歡倉橋直街往南的那一段,因為在北邊的開頭,被鮮明亮麗掛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保護優秀獎的招牌,因此店也多了些,石板平了點。越往南走,房子越舊,屋簷越矮,木造的門越斑斕,紹興被人稱為「水墨民居街市書畫」,在這,連收藏了千年的水墨畫,也不得不隨著時間沾染歲月,顯出蒼老。

  紹興還有橋,萬橋之鄉豢養著一座座橫跨碧綠之上的石墩;紹興還有酒,一缸缸黃酒迎客;紹興還有窄窄小小,絨不下第三人的烏篷船....

要看美景請至:紹興古城 ,這位先生拍的真是美呀~


IMG_4199.jpg
謝公橋河沿民居場景

IMG_4222.jpg

郵差在下過雨濕漉的河沿送信

IMG_4229.jpg

燒著煤球的,可不是少數幾戶而已呢。

IMG_4272.jpg

水墨民居,計程車也得在此謀生

IMG_4276.jpg

過去恐怕沒有信箱,在門上鑿個縫,抹上一嫣綠


IMG_4300.jpg

街道上的告示牌可隨時代更改標語,
IMG_4302.jpg

老街,畢竟是老了,百年風華,如今也只是尋常百姓家

IMG_4306.jpg

橫跨街坊的曬衣竹竿

IMG_4312.jpg

用雜草墊在將賣的水果之下,既防撞也省錢,看來煞是鮮美
 
IMG_4191.jpg
古運河、環城河.... 紹興之美,正在流淌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ndi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